
一起來認識食品添加物!好食課食安講座─解析食品添加物的上課心得
4/20早上營養師去參加好食課舉辦的食安講座,這次的主題是「解析食品添加物-營養師教你正確挑選少添加或無添加的食品」。講師是好食課的執行長林世航營養師,每次聽林世航營養師講食安相關主題都覺得收穫很多,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前往現場聽聽看。營養師這次就簡單整理一些重點分享給大家。
使用食品添加物真的都不好嗎?
講到食品添加物,大家總是充滿擔心和害怕,認為加了食品添加物的食物是否就等於不新鮮或是不健康。林世航營養師表示,「任何東西都是有毒的,有毒與否的關鍵在於劑量。」而食品添加物是為了促進或維持產品「品質」與「安全」,像是香料和色素則是能讓食物更香更好看,而防腐劑可以減少細菌滋生、延長保存期限。更提到合法食品添加物使用前須先經過安全性試驗,因此目前市面上使用合法合量的食品添加物都是低風險的。
那如果想減少風險,我們可以減少食品添加物嗎?
可以,但大家可能需要接受食品的顏色不如我們以往的預期,譬如不是紫色的芋頭酥以及色澤蒼白的香腸。
還有最重要的食安問題。如果不加合法合量的食品添加物,要怎麼解決食品危害菌的問題?根據民國106年的統計資料,因為食品危害菌造成的食品中毒案件就有2465件。如果不正確使用食品添加物,類似的食安事件只會一直增加。
如果真的想要減少食品添加物,業者和消費者可以怎麼做?
講師提到這部分應該分為必要性添加和非必要性添加的食品添加物這兩部分來討論。
●必要性添加的食品添加物(為減少食安事件而使用的食品添加物)
業者:需要良好的自主管理、製程、運送、儲存條件等就有機會減少添加物的使用。
消費者:要減少添加,記得選擇「合格食品廠」、「大型通路」。
●非必要性添加的食品添加物
業者:選用更好的原料、更好的製程,維持原有的品質。
消費者:少添加或無添加的食品,可能會有不一樣的外觀與顏色,成本也可能相對提高。
消費者該怎麼判斷少添加和無添加的產品?
為了讓消費者更容易選購少添加和無添加的產品,台灣也開始推行Clean Label潔淨標章的評鑑,如下圖所示。大家有沒有看過呢?

如果沒有看過Clean Label沒關係,講師有提到馬玉山沖泡穀粉和全家便利商店都有販售標示Clean Label的商品,想知道更多的粉絲可以到全家這個網站了解詳情。
講師給大家的三個重點

- 認識食品添加物,不要過度擔心
- 少添加食品添加物是目前的食品浪潮,但不能一味地少添加
- 想買少添加食品添加物的商品時,可以認明潔淨標章與雙潔淨標章
希望這篇營養師摘錄的重點,大家讀完都能有所收穫。好食課的粉絲專頁和官方網站上面也有許多正確食安知識的好文章和好圖文,歡迎大家去上面尋寶。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
按讚追蹤我的臉書:魏洋樺營養師x不只是營養
追蹤我的IG看更多不只是營養的限時動態:@loriwei.dietitian